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613|回复: 122

爱上如诗如画的他乡(丹巴随笔200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8 17: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撰文/殷洁 摄影/周小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爱上如诗如画的他乡(丹巴随笔2004)

(一)
2004年的第一天,我是在起床后刷牙的时候忽然意识到的。新的一年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
洗漱之后,我一个人跑到江滩发了一阵呆。来丹巴快两年了,悠闲宁静、充满阳光的庄园生活,让我感到自己好象变了一个人,想起北京、广州的车水马龙,象是上辈子的事,离自己好远好远。清澈碧绿的江水,把我的心洗涤得纯净透明,有种重生的感觉。
丹巴——谢谢你!
此主题相关图片

(富贵、旺财、淑芬)
晚上突然来了一个朋友,带来三只小藏翱,送给庄园的,大家都喜出望外,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常言说,狗来带财。
三只小狗一雄二雌,分别起名为:富贵、旺财、淑芬。它们刚出生还不到一个月,认生了几分钟,就欢快了起来。新的一年就这样热热闹闹,快乐的开始的。
春节,我们也没有回家过,因为有许多客人和一些朋友来丹巴探望驴友,和我们一起过春节。
大年三十晚上,象在家一样全体人员一起吃年夜饭,大家相互举杯祝福;在繁星密布的丹大院子里放花、放炮;在暖溶溶的壁炉旁看电视、撮麻将、打扑克……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的冬天特别短,春节刚过不久,院子里的柳树就开始发芽了,转眼间就把庄园涂上了一层嫩绿色,大家都兴奋的不得了,和柳树一起重生。我还采了几只刚发芽的柳树条,插在花瓶里,房间里顿时春意盎然。
丹大院子里的树从未修剪过,今年的春天,我们把它们整了一次容、理了一个发,剪下来的多余枝桠,又可以做像框,又添加了壁炉的口粮。
在21世纪的冬天,能过上烧柴的壁炉生活,那简直是太奢侈了,这种待遇常常让我们感到不真实,但这就是我们在丹巴不真实的真实生活

(二)
春天的到来让我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庄园里的五只狗死了三只——大哥小黑、小狗旺财和淑芬。我们所有人都含着泪参加了它们的葬礼。小狗实行的水葬,大哥小黑是火葬,并把它的骨灰放在一个陶罐里埋在了庄园。
这个春天是我有生以来泪水最多、最暗淡难熬的一个春天。
小黑的死对我们打击最大,它离开我们的最后几天特恋人,每天再艰难它都一拐一拐的来到办公室的电脑桌旁卧在我们的脚边,之后就是昏睡,有大小便的时候还是要连滚带爬的到院子里去解决,看着它那吃力行走的样子,我们的眼泪就没法忍住。
此主题相关图片

(小黑乖狗狗)
曾经有一个来庄园几次的客人,今年的春节又来了,她流着泪对我说:“不久我就要去英国了,临走前再来丹巴看看你们,并和庄园告别。这次来我最不满意的就是你们怎么把小黑栓到下面守院子去了”。如果她要是知道小黑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肯定会大哭一场
狗狗们生病期间和葬礼后的半个月,大家简直什么事都干不下去,心里总象堵着块东西。经过这件事,我们对从前常听的一句话有了新认识——“要你的狗命”原来是非常非常狠毒残酷的一句话。这在以前我们是无法理解的。

(三)
去年,有一帮做杂志的家伙突然闯进了我们庄园,对庄园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头驴都非常的感兴趣和好奇,并且很感动,回去就把我们的故事搬到了他们的杂志上,并配上我们拍的丹巴精美图片,还有我们驴头的一篇专访,文章写得非常的棒。作者叫付洁,题目是“丹巴有个XXX”。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有个周小林)
当时他们来时,我没有和他们讲太多话,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后悔,决定以后一定要会一会付洁小姐,好好和她聊一聊,她竟然在几个小时的短暂时间里,能够那么深入的了解我们、感知我们、理解我们、喜欢我们,甚至是和我们臭味相投,我真的是非常的感动。
几个月后我仍没能和付洁见上一面,却见到了她的同事便问起付洁,他竟然告诉我付洁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才只有23岁。她写庄园的那篇文章就是她这一生写的最后一篇文字,那期杂志还没出版,她就离开了。
我象被打了一闷棍,眼泪刷的就涌了出来,怎么会是这样呢,实在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太可惜了,太遗憾了。可是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在此仅为悼念已故的付洁小姐,特刊出她的遗作:


              丹巴有个周小林                   作者:付洁

周小林无疑是热爱旅游,热爱丹巴的。
若干年前,他从四川去了广东;七年前,他开始关注丹巴,并被这片土地深深的吸引、震撼着。之后每年,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到丹巴,领略丹巴的四季,用他的镜头,捕捉丹巴的美丽。直到去年,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长期驻守丹巴,在这里筑起了他们的“庄园”。于是,在离丹巴县城一箭之遥的大金川河畔,在一座工厂的废墟上,周小林们用自己的心血和双手建起了“丹巴大酒店”,迎接着和他们一样热爱丹巴的人们。
初到周小林的这片“庄园”,感觉是全新的,原来“酒店”也可以用这样一种格式来诠释。整个院落临河而居,院内凉风袭袭,柳树成荫,有种世外桃源般难得的清静;几幢黑白相间的楼房零零散散的分置于院内,构成了酒店的主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

周小林从一幢楼内迎了出来,个头高高的,剃着光头,一幅金边眼镜,很斯文的样子。这与我平日里所见的酒店掌柜有很大的区别。在他的引领下,我们进到了他的办公室。与其说是办公室,不如说是工作室,其中的铺陈摆设都赋予了太多的个人气质。墙上、屋角摆放着几幅放大的照片,都是丹巴的人文景观。照片的相框非常别致,是木头手工制成的。沙发和茶几也全是木制的,茶几给人的感觉就是将一节圆木直接剖成了两半,平的一面经过加工变成了茶几的表面,上面树的纹路依旧清晰可见,周围的边幅也丝毫没有修饰,也许是主人刻意维持的一种原始。沙发上铺就着叫不出名的动物毛皮,坐下去,暖暖的。房间靠中的地方,放置着电脑、传真和打印机,使得这间别致原始的屋子多了几分现代的气息。
而墙上的照片,无疑是这间屋子的主题。这些照片,或是丹巴的碉楼、或是丹巴的美女、或是丹巴的民居、抑或是丹巴的山水。看得出来,照片的主人是如此疯狂的迷恋着丹巴。图片上惊现的美丽是他和他的几个好友用了近七年的时间等候到的。七年,六万多张反转片,在周小林的眼里,都是丹巴应该拥有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他深深的爱)
周小林和他的助手领着我们参观了他“庄园”的每一个角落,看得出来,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深深的爱。回到他的办公室兼工作室,他又让我们浏览了他笔下的丹巴和他镜头前的丹巴。从来没有见过对丹巴有如此全面而深入的描述,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彩绝伦关于丹巴的图片。呵,那是怎样的一个丹巴,那是怎样的一个周小林。他说他是学历史的,他为丹巴“藏在深闺人未识”而扼腕;他说他要发现丹巴;他说他要把丹巴的厚重和美丽向世界述说。我们深知,周小林爱丹巴胜过他的“庄园”,他建“庄园”,是为了更好的爱丹巴。
其实,丹巴之于周小林,就如同上帝之于教徒。常人来丹巴,不过是将丹巴已为人知的美再过渡性的欣赏一遍,跑马观花一番。而周小林却用了七年的时间,去等待和发掘丹巴不为人知的部分。他是如此虔诚而又执着的热爱着丹巴,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在丹巴静静地“发呆”。丹巴也是慷慨的,它让周小林和他的“驴友”们在这里享受着与众不同的人生。在他们的“庄园”里,看丹巴群星闪烁的夜空,听河水滚滚流淌的声音,还有鸟叫虫鸣、莺声燕语,丹巴用它最纯净原始的一面回馈着依恋它的人们。而这种反扑归真的生活,才是最难能可贵、可遇而不可求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无疑是美丽的,只是过于短暂的时间让人无从着手去领略他不同寻常之处,也许只有住下,安心做一个丹巴人,才能从容的去感受。周小林是幸福的,在这里,他不仅找到梦境中的家园,他更是用心发掘丹巴这一被专家学者们长久忽略的奇葩。一言一行中,你都能领会到他对这里独特的感情,他既为丹巴的惊世容颜所折服,又为丹巴目前在中国旅游界仍然不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的现状而扼腕叹息。
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中秋,可惜少了月亮。窗外雨声潺潺,周小林在他的工作室内悠然的与朋友们打着电话,看来这里的日子让他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2003年于成都)


(四)
我们就这样一路干着、玩着、乐着,竟然还做出了一些成绩,胡里糊涂的就成了丹巴县,乃至甘孜州民营企业的典型了,仔细一想这几头驴在这两年里确实为甘孜州、丹巴县做了不少宣传。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先后在《中国国家地理》、《(香港)中国旅游》、《 旅行家》、《旅行者》、《旅游》、《西部旅游》、《旅游天地》、《文化交流》、《民间文化》、《户外探险》、《中国旅游报》、《经济日报社经济杂志》、《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社》、《南方都市报》、《成都商报》、《珠海特区报社》、《香港经济日报》、《香港成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介绍、宣传丹巴县、甘孜州的文章和照片。
2004年在我们的努力下和积极的提供文字、图片,使中国自助游的一系列丛书终于给了丹巴这个美丽的小县城一席之地。具体如下:
《中国自助游》(2003升级版)
《中国古镇游》(2003升级版)
《古镇羊皮书》(2004完全版)
《巴蜀羊皮书》(中国乡土)
《四川重庆行知书》(酷驴)
《茶马古道》 (独行天下)
《摄影之旅》藏羚羊自助游
《中国古镇游》(独行天下)
《古镇书》(叁拾贰座经典古镇)
2004年《寻找康巴》(王怀林著)再版,我们为其配了图片。
我们还以每天两张以上的图片在国内外互联网上持之以恒地介绍、宣传丹巴和甘孜州。
在不经意中做了一些事,不经意中竟成了名人,也在不经意中断送了我们在庄园宁静的发呆日子。
此主题相关图片

常常有人来采访我们和参观庄园,甚至有专门找我们签名的追星族。呆驴们都有些找不到角色的北,酒店的规模和接待条件也和我们一样的找不着北。
我们没有退路也没有进路,因为我们不是什么有钱的投资商,而是几头呆驴的一时冲动,只为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活法。我们没想在丹巴发财,但也没想到来丹巴的2年让我们弹尽粮绝。目前我们正在筹款,准备把庄园改扩建,现在还没谱呢。

(五)
前几天我们又淘回来一棵被风刮倒的树,直径有60公分粗,一个大男人都抱不住。我们把它锯成三段,搬进工作室,制成了一个由3棵树组成的大书架,工艺极其的简单,3棵树分别摆放在一面墙的左中右,对应的开出槽,插进木板,用了2个多小时,书架就完成了。搬运大树却用了3小时。转眼间大树架上就摆满了书和工艺品,非常的有品味和别具一格,基本上属世界之唯一书架。几小时做成的一个书架让呆驴们特喜欢、特有成就感,只是它不可能永远跟随我们,它是这间工作室的永久居者,是一件不可移动的绝品,它的体重达几吨重。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给它定性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树书架”。这个巨无霸书架让我们对丹巴又多了一份眷恋,要想不失去它,就只有永远不离开丹巴。书架落成的那天晚上,呆驴们很晚都舍不得离开工作室回宿舍睡觉,大有爱不够之感。
从此以后凡是来我们工作室的人,都要和巨无霸书架合影留念,之后就是大夸特夸我们一番。呆驴们的表情全象刚喝了一罐蜜蜂屎一样,甜蜜蜜的、美滋滋的,特没出息。
要是遇到没夸我们书架、对书架毫无感觉的人,即使这个人再有文化,都会在呆驴们心中大打折扣。可见这群驴有多庸俗。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一直想给我们的工作室起个名字,总是没想好,巨无霸书架落成后,名字也确定了——“呆驴巢”。
如今“呆驴巢”的名扁已刻在一个带树皮的木头上摆在了工作室的醒目位置。我们终于成了名正言顺的呆驴。

(六)
一次我们去甘孜州的州府康定办事,拜访到一位前班禅大师的画师——向秋老师。
此主题相关图片

班禅在世时,向秋老师一直在大师北京的家里作画,班禅大师圆寂的那次去西藏,他也一同前往的。在交谈中,他和我们谈起和大师生前在一起的生活,充满着敬爱和难忘。他告诉我们那时候在大师北京的家里作画,大师经常来他的画室看他作画,和他聊天,给他送水果。有一次他是冬天到的北京,没有带夏天的衣服,天气慢慢的热了起来,夏天还没有来临,大师就来问他的生活情况,并亲自给他钱让他去购买夏装等等。
向秋老师现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藏画研究院任院长。在我们和他接触的1、2个小时里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紧迫感。他想尽量多的画出些作品,留给这个世界。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参观了向秋老师的画室和欣赏了他的藏画。画室及其的简陋,而他的作品却那么的豪华、精美、大气。既有气势滂博又有精细到一根根的头发丝,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的博大精深和悠远的历史文化,让人对他的作品感叹又感动。
这次的拜访给了我们非常大的震撼,无论是向秋老师的简朴,还是他的精美作品。我们计划为向秋老师出一部个人画册,目前正在策划中。

(七)
好多日子没有动笔了。看奥运会的比赛看得我颠倒了黑白。好在下届奥运会是在中国的北京,希腊人也能体会到颠倒黑白的滋味,算是扯平了。
奥运会终于结束了,可我的夜已经没有了睡眠。天已快亮,我便索性起来了,反正也睡不着。我提着电脑,一个人来到了江边,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听着鸟儿们的歌声和江水的伴奏,便开始了写作。
这段时间的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等待。时间在等待中显得非常漫长。多亏有奥运比赛,有中国运动员出色的表演。
我在2003年的随笔里曾经介绍过丹大的标间,条件非常的差。即使这样的房子省长、部长们都住过,实在让我们不好意思,便决定改造一下,可是资金一直没着落,其实只是几百万,就是落实不下来。这件事也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呆驴就是呆驴,永远做不成商人。
前些日子我们为丹巴拉来了一个近200人的大旅游团,费了半天劲儿,而丹大只接待了30人不到,余下的170人全部送给了别的酒店,我们觉得又滑稽又可笑,这点收入还不够公关宣传的呢。呆驴们唱了一晚上的雷锋之歌。也许我们还不够超脱;也许我们还很庸俗狭隘,其实我们都是正常的凡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多么想过一种与世无争的庄园生活,潇潇洒洒,不图名利,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喜欢做的,没有任何目的和功利色彩,这是我们追求的生活,但是我们不得不为生存庸俗。其实我们非常享受不求回报的付出,而最不喜欢接受帮助的滋味,这段时期我们接受的帮助太多了,心里特不舒服。
日子过得悠闲而庸散,可感觉很累和压力大,但愿这段等待的日子快一点过去。

(八)
前几天来了一个女单身贵族,对我们的庄园生活非常的敬佩和羡慕,不断地激动、感叹,眼睛一直是泪汪汪的,不时的哽咽,她说她以为这样的生活只是一种幻想、一个梦,可走进我们丹大庄园、走进呆驴的生活,她发现原来梦想是可以变为现实的,我们就是把梦变为现实的勇敢的一群人。她不停的说着,不停的哽咽着,还时不时的掐自己一把,搞清楚是不是在梦里。
此主题相关图片

看到她那激动的样子,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象犯了什么错误似的把一个好端端的正常人弄得五迷三道的,便赶快的解释说其实我们是想法单一,就是想换一种活法,是很随意很自然的来到丹巴庄园的,一点都不雄赳赳、气昂昂,没有刻意追求什么轰轰烈烈和不同凡响。可是她一定坚持给我们的生活带上很高很高的帽子,怎么劝都没用,最终是她把我们给搞糊涂了,莫非我们的庄园生活真的是不同凡响吗?
来到丹巴庄园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进行着,也许是我们身在此山中不觉得。的确来过庄园的人,特别是和我们接触过、交谈过的人都有过类似的评语。
几头呆驴一不留神就成了敢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英勇战士了。
我们一定会更加珍惜这段宁静如世外桃源般的庄园生活,把它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才对得起把我们这几头呆驴另眼相看的伯乐朋友们。

(九)
随着我们在庄园发呆日子的不断延长,庄园里的木制品系列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木桌子、木沙发、木烟缸、木衣架、木像框,到现在的大树木书架、木椅子、木板凳、木花盆、木花架、木门牌、木匙牌、木日历等一系列纯木制品,而且清一色的带树皮。
此主题相关图片

好多客人都贼喜欢我们这些带树皮的纯木制品,不计成本的买下,不远万里的扛回家,让我们特感动,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口粮,还让我们的艺术脓包更大更鼓,也增加了我们的创作热情。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呆驴们的最大特点就是夸不得,凡是听到赞扬,就激情万丈,热血沸腾。木系列的东西已经没得做了,可热度还没退,便又做起了皮的、骨头的、石板的。没想到还获得了2004年四川省旅游产品评选的创新大奖。
此主题相关图片

最有意思的是在今年的康巴艺术节上,我们带着这些木头、骨头、皮子之类的东西去参展。刚开始布置展台的时候,一套用来做展位装饰的木花盆、木花架及花盆里的一束吊兰,就被一个人死磨硬泡的给买走了。我们答应一定给他留着,等展览结束再拿走,那人就是不肯,生怕被人抢了先,最终还是在艺术节开幕之前这套花盆、花架就归了他。这件事让群驴们真是哭笑不得。
此主题相关图片

除了这些木头、皮子、骨头的东西,近期庄园里还添置了一套格萨尔王的石板刻画,是一个活佛亲自给我们请回来的,在我们眼里它是一个极其珍贵的无价之宝。它的雕刻之精美、色彩之鲜艳,简直是无与伦比的民族工艺之精品。我们把它作为丹巴大酒店的镇店之宝。曾经有个国外收藏家,出5万美金,想拿去作为收藏,我们都没卖。
在一次外出拍片活动中,我们还挖回来一棵高山杜鹃,带着试试看的心情种在了庄园,没想到它真的活了,几天以后还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不知道当时我们有多么的高兴。
此主题相关图片

今年的夏天,丹大的花园又多了一种新花,是去年一个丹巴藏族朋友送给我们的花种子。花的形状象太阳,就暂且叫它太阳花吧。花的颜色是白色和粉色,花期特别的长,而且是成片成片的开放,非常的美丽壮观,简直就象花的海洋。

(十)
又去溜溜的康定城办事,掏回了三本书,一本是没看过的《我们仨》,是扬绛写的她、钱钟书和他们的女儿圆圆的生活故事。扬绛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充满智慧的女性,可是她这本书的文笔和风格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真实而简单,却深深的打动了我,以至于我看完这本书后的一个星期都挥不去《我们仨》的情结,心里又伤感,又有看到一部好作品的无尽享受和回味无穷。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没有浪漫的描写,只有真实的生活、质朴的语言,可是她给我的感觉是那么的浪漫、那么的厚重、那么的动人。扬绛先生真的是一位大师,她用简单、朴实,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美。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
另外两本书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刀锋》,这是大学时期看过的书,正好在书摊上摆着,就掏了回来,想重温一下过去的生活,也许会找回点什么。
其它看的,就是些杂七杂八的了,不过来到山中的庄园,不象以前那么挑剔书了,有什么就看什么,也使我看书的面广了。说不定这段特殊的闭塞生活,会改变我的一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

前些时间是整天抱着一本高山花卉方面的书看,因为我们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看到过、拍摄过太多的高山植物、花卉,多数都叫不出名字来。

(十一)
我们这几头丹巴呆驴的高烧、勇敢、执著大家已基本了解了,在这里我要特别介绍几位对丹巴这片土地也烧得不轻的份子们。
一个法国老太太,从第一次走进丹巴,就对丹巴的碉楼着迷,她把碉楼内的建材切片保存,拿回法国化验、鉴定。还给丹巴的碉楼拍了一部记录片,名字叫“喜玛拉雅山下的神秘建筑”,卖给美国“国家地理”的“探索与发现”栏目,据说卖了几十万美金,比我们有经济头脑的多。她还成了丹巴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心人。世界遗产大会不管在哪里开,她就会出现在哪里,象“祥林嫂”一样的不厌其烦的和遗产官员们说丹巴,发放丹巴的宣传资料和碉楼的图片。现在又在筹备在联合国总部和法国巴黎的丹巴风光摄影展,前几天还向我们要了30幅丹巴的图片。
一个日本老头,踏进丹巴后就决定要做一个光荣的丹巴人,便在丹巴找了一个老婆,买了一套房子,一年以后60多岁的他还有了一个孩子,就差改成藏族了,相信要是允许他改的话,他肯定会改。
此主题相关图片

(热爱丹巴的香港先生)
一个香港先生,因为喜欢丹巴,把丹巴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和扶贫对象。从踏入丹巴这片热土后,就再也不是什么走遍世界的旅游爱好者了。只要有假期,就没去过第二个地方。一年大概来丹巴2、3次,每次来都行李超重,带的全是他家的衣物,多数都不是完全淘汰的,最多就是不太常穿的,而且净是名牌。超重的行李里还有好多书和为丹巴老百姓拍的照片,这些照片全部清一色的美国进口金属像纸。书籍多数是孔子、老子、庄子方面的。这还不算,他还送给丹巴老百姓好几台电脑,有台式的和笔记本的,曾经有过一篇报道中就写到:丹巴的村庄里已经用上笔记本电脑了。就是这位热心先生的所为。每年的春节你一定会在丹巴见到他。据说他还在丹巴认了几个干女儿。
一个在美国很有影响的美籍华人画家,在今年也踏入了丹巴这块神秘的土地,并被深深的吸引。在丹巴短短的几天里,他竟然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爱情。虽然是一见钟情,但是他非常认真、严肃的对待这份感情。他说这是他寻找了好久的感觉,终于在丹巴遇到了。当时他们只交换了定情物,至于以后的发展、结局如何,都让我们没法不承认丹巴的确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据说这个美籍华人画家,还是克里竞选总统班子的成员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


(十二)
今年我最难忘、最高兴的事,就是在夏末秋初的时候,爸爸、妈妈、姐姐到丹巴来看我。妈妈说:这里哪是院子呀,简直就是公园,可惜离妈太远了,不然我就常来这里玩。要是能把这院子安上轱辘,就推回北京去。爸爸说:这里不仅空气好,环境好,水也好,喝下去的感觉象绸缎。
此主题相关图片

这次妈爸来给我带来了好多我爱吃的北京小吃,有蜜贡、糖耳朵、驴打滚、茯苓饼和顶花带刺的嫩黄瓜,最过瘾的是吃北京炸酱面和北京咸菜。
此主题相关图片

他们走时爸想带一瓶丹巴的水,被妈妈否掉了,挑来挑去,最终带走了一棵庄园地里挖出来的藿香。妈从北京打来电话告诉我说,丹巴的藿香在北京活了,但是它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显得不快乐,可能它也会想家、想念故土。

(十三)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樱桃)
在丹巴吃水果,是按照丹巴自然的水果节拍全年不断的享用的。每季都有不同的水果盛宴,有苹果、梨、樱桃、无花果、李子、杏、向日葵、花生、核桃等,都新鲜的不得了,象刚从树上掉到你手里,无菌的,洗都不用洗,拿起来就吃,特原始、特自然。这种体验在城市里已经不存在了,吃起来又香甜、又惬意。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无花果)
回到北京的家都有点不习惯了,拿起水果就往嘴里放,被妈妈及时制止,她说你真是变了很多,都有点丹巴化了。这个“丹巴化”我喜欢。确实我在慢慢地、快乐地、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我们现在看电视的时间也变少了,因为它不如丹巴的夜空美丽和空气清新。

(十四)
这一年在丹巴的运动除了常规的晨跑和登山到各个山村拍片外,又增加了跳绳和打乒乓球。球桌是我们的木工做的,尺寸绝对国际标准,是在网上查的,外观也特唬人,远看还以为是什么名牌呢,打两下就露馅了,桌面有点不弹,球速比常规要慢2秒。好在我们是为了锻炼身体,身体到是强壮了,球艺是越打越差。现在木工正在重新做新球桌呢,为了我本来就不怎么样的乒乓球艺,我已停止了这项运动。还有一项新运动名字叫蹲墙,这可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运动,它对身体有百利而无一害,特别是对颈椎有问题的人和想减肥的人,那更是必不可少的运动,而且非常的简单。具体方法是双脚并紧,鼻尖、脚尖紧贴墙,身体下蹲、起来,重复进行。就这么简单。能治百病,不信就马上试试看。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们木工自制的乒乓球桌)
娱乐方面除了看书、看碟、听音乐、拍片和网上斗地主、拖拉机、桥牌之外,今年又学会一种新游戏,我甚至都不知道那游戏叫什么名字,反正是把游戏机打爆了,如果有这种游戏的国际比赛,我准能拿世界冠军,丹大准能拿团体第一。

(十五)
今年夏天我们去成都办事,成都的空气和闷热已经让我们无法适应。在一个喝夜啤酒的晚上,我们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各个汗流浃背的说,赶快离开这个大闷炉吧。第二天,我们还没办完事就逃回了丹巴。回到丹巴在清爽的江风吹拂下,我们在网上发了一篇“逃回丹巴”,没想到点击率出奇的高。相当于我们在酷热的夏天给网民送了一股丹巴清爽的凉风。丹巴真是太可爱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3&ID=47
几天前
出山去成都
快500天未见都市的繁华
已是山里人的我
与城市无法相融
不习惯城市里陌生的笑脸
不习惯城市里含有漂白味的水
不习惯城市里的空气
城市里太热没有山里凉快
城市里的人太多
......
逃回山里
逃回丹巴!

2004年7月15日

(十六)
庄园里的四只母鸡现在和我特好,无论什么时候见到我,无论离我有多远,都会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向我跑来,以致于常常跑到我身边的时候都杀不住脚,滑个趔趄,可仍然热情的不得了,围着我撒娇呀、转呀,赶都赶不走。我从来没有和鸡建立过如此深厚的友谊,也不知道鸡和人有这份情义。以前总以为只有狗通人性,眼睛特尖,鼻子特灵,没想到鸡更认人,眼睛更尖,一个米粒都不会浪费,吃得干干净净。为独不如狗的是夜里没视力,这只能怪鸡家族的遗传。
此主题相关图片

我现在太喜欢这四只鸡小姐了,每天就吃点玉米豆和地里的虫子,却给我们下三、四只大红鸡蛋,形状为细长的椭圆形,就象艺术品,我都舍不得吃。那些艺术蛋的蛋黄就别提有多香、有多黄了,我从来不知道鸡蛋有这么好吃。说真的,以前我特别不爱吃鸡蛋,尤其是蛋黄,姐姐的孩子静静和我有同感,她来庄园的那几天,每天早餐要吃两个煮的艺术鸡蛋,她妈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平时在家里让她吃一个都难。这四只鸡小姐现已荣升为庄园宠物,我下令决不允许吃掉它们,就是以后死了,也要把它们埋在庄园。它们是庄园的功臣、我们健康身体的保障和给我们的庄园生活带来很多快乐的庄园成员。
此主题相关图片


(十七)

我们的网站(www.youduo.com)在今年九月份改版了,改版后的点击率出奇的高,让群驴们乐坏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现在可以在上面贴照片和尽情的发表个人看法,网站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以前我们只能把在丹巴拍的好片子贴在别人的网站上,特不爽。改版前一年的点击率还比不上现在的一个月,大家都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注册会员也是节节攀升,经常有热心的关注者在上面贴帖子、发见解和了解丹巴的旅游咨询。还有一些和我们一样发烧的旅游爱好者,几个人也是为了好玩,建了一个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和我们你来我往的交流,象朋友一样,后来终于在丹巴庄园见面了,亲眼目睹了网上的萝卜、土豆和白菜。他们都争先恐后的自我介绍着这个是我贴的、那个是他贴的、他就是土豆等等,就象是一些久违了的朋友又极度的不真实,下面我就摘几句网友们在我们网站上发的帖子:
我们要去丹巴,谁也拦不住。
丹巴的党龄太美了,党领一定要去,是党员的更要去。
噢噢噢,俺不是党员,俺也要去那个什么叫党领的地方!!!
到了丹巴随便你往东南西北撒了花的跑吧,到处都是景。
丹巴的斜碉让比萨斜塔哭去吧,比萨斜塔算什么啊?!!!
此主题相关图片


又是一个迷S人的天堂!身边的人去过甲居,却无人提过丹巴。丹巴我会记住这个地方。
这些pp太漂亮了,这哪里是现实呀,天啊,天堂?!
美伦美幻,飘飘欲仙!看后给我留下这样的感觉。
美!春看花、夏看绿、秋看五彩缤纷、冬看黑白世界。太美了!!!
俺国庆刚去过,说实话,丹巴藏寨是很有特色,丹巴美女也确实漂亮,可惜那里已经有商业味儿了。啥也不说了。

(十八)
在康定偶然结识了甘孜州歌舞团的主持人卓玛小姐和歌手真知先生。
州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甘孜州歌舞团在2004年韩国汉城举办的“首届世界文化开放发展大会”上一举夺得大会最高奖—世界和平奖。卓玛小姐和歌手真知先生就是这次获奖的功臣。
卓玛小姐不仅能歌善舞和有着美妙的嗓音、流利的普通话,以及标准优美的身材、牛奶般的白嫩皮肤。更出色的是她的美,她漂亮得不仅仅是打动人,可以达到美太阳、美月亮的境界。
康巴汉子真知先生是歌舞团的台柱子歌手,他的歌声嘹亮而美妙,而且又是那么轻松自然的唱出来,丝毫没有一点费力的感觉,真是天生的歌唱家。交谈中才知道他是丹巴人,生长在墨尔多神山下的中路乡。
此主题相关图片

(真知先生的故乡——丹巴中路乡)
他对我们说早就知道我们这几头丹巴呆驴,也特别想结识我们,今天终于见面了。他说他一直对我们有一种敬仰和感动的情节,他是一个丹巴人,也非常想为故乡做点事,又苦于不知如何去做,而我们这些外地人竟然为丹巴、为他的故乡做了那么多贡献,他感到又惭愧又敬佩。他告诉我们宣传丹巴有用得着他的,就说话,他一定会义无返顾的来支持效力,哪怕是为家乡做一点点事情也好。说实在的,他让我们很感动,是一条汉子、一个孝子。他现在已经是走出来的名人了,而对家乡的故土、山水、乡亲仍然是那么的赤诚、质朴和一往情深。我们只不过是因为兴趣爱好为他的家乡做了一点事而已,他却把我们当恩人看待,还认我们哥哥姐姐,把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声唱给我们听,丝毫没有一点大牌明星的架子和矫揉造作。
这一次和真知先生的相识,更激励了我们对丹巴的热爱和使命感。放心吧,丹巴赤子真知先生,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待。

(十九)
有个杂志社听说了我们的故事,几头呆驴为了生活的简单,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生活,选择到山里隐居。于是和我约了稿,题目为“简单生活”。这篇命题作文,也算是我今年的随笔,便把它收录进了我今年的“丹巴随笔”中,全文如下:

简单生活

我是一个极其怕麻烦的懒人,所以力求生活得越简单越好。
穿衣我喜欢简单的款式,崇尚简单就是美。一年四季我三季都不穿胸罩。在寒冷的冬天,我尽量穿最少层衣服,而达到暖和,所以冬季我多数都只穿两层,一层棉布衬衫,一层极厚的羽绒。
此主题相关图片

婚姻如果碰上一个好男人,他可以帮你减少麻烦,还会让你感到轻松,我很幸运撞上了一个好男人,所以我结婚了。
孩子绝对是添麻烦的,没有运气可赌,他会让做父母的活得很累、很忘我、很奉献,甚至可以为他去死。我和老公都认为孩子不仅让生活繁琐,还珍贵得让人害怕,所以我们选择了只有两个人的简单生活。
我甚至向往社会没有家族元素,没有父母、孩子及兄弟姐妹,只有夫妻,为国家生儿育女和享受爱情。生孩子是为国家尽义务,由国家统一抚养。成人之后凭学识、技能以及德、才、智等竞争走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岗位。所有老人都是我们的爷爷奶奶,所有父母都是我们的爹娘,所有同龄人都是兄弟姐妹,所有儿童都是我们的孩子。这样的大家庭会让人与人之间没有陌生,只有宽容和友善。让小家庭的自私、狭隘以及为亲人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甚至是痛不欲生的现象消失;让当官的不犯以权谋私、营私舞弊之类的错误。想象一下这样的生活氛围有多轻松、友善、简单和健康。
从小一直生活在巨无霸的大城市和家庭成员很多的大家庭,他们给我带来过很多快乐和美好的回忆,但是总感觉生活得很繁琐,需要应酬的东西太多和沉重的责任感,后来我们终于逃离了车水马龙的大都市,逃离了复杂的亲朋网,在一个小山村过起了隐居的简单生活。
这个小山村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四川省境内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这是一个群山环抱,江水纵横的小山城。这里有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最美丽的村庄、最淳朴的人们、最灿烂的笑容。这里没有红绿灯、塞车、空气污染和复杂的应酬,只有蓝天白云、碧绿的江水、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这个深藏在横断山脉中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山城里,我们活得既简单又轻松快乐。平日里我们很少去县城,在山中的自家庄园里开荒种地,养鸡、养猪,把花种子洒满院子。还落户了一只当地的藏犬。
春天满视野的花开花落;夏天吹着清凉的江风打瞌睡;秋天醉在金黄火红的落叶中;冬天在温暖的壁炉旁悠闲的喝着茶……
庄园里用的全是清一色的纯木家具,都是我们亲自设计、指挥木匠做的,基本上是因材使材,尽可能的保持它的原始形态,制出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桌椅板凳、花盆花架、衣架书架来,有的还带着树皮。置身其中感觉象在中世纪的古堡里。
丹巴的太阳特别勤奋,庄园里多数都是阳光灿烂的,偶尔阴天的时候,庄园就宛如仙境。周围的山腰上漂着白云,有的山脖子上象围着一个白云纱巾,有的山像带着白云纱帽,有的山顶时 隐时现。这个时候如果站在院子里,我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个天上的仙女,极度的不真实。
庄园的清晨,空气好得象被净化过,清新极了,还有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一点都想象不到现在是发达的21世纪,世界到处弥漫着工业污染、战争硝烟。每天天一亮,鸟儿们就开始合唱,江水的奔流声为它们伴奏;群花被露水化妆后争奇斗艳,为它们舞蹈。我们每天清晨都是在这种氛围中晨跑,大有成仙的感觉。
早餐喝的是当天凌晨4、5点钟刚从母牛乳房里挤出来的带着牛体温的新鲜牛奶,吃的是刚磨出的青稞面、小麦面做的馒头、面包,还有土豆、玉米,夹的是酥油奶酪和我们养的母鸡下的绿色蛋,沾着丹巴纯天然的野生蜜蜂。简直让我们这些可怜的城市人爽呆了。
每天晚餐后,我们最喜欢去江滩散步、捡石头。庄园的夜晚,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壮观的银河系。
庄园里到处都挂满了我们自己种的,永不退色的橘黄色的藏金莲花环、红得象火焰一样的红辣椒环和玉米编成的金黄金黄的玉米辫子。它们与挂在庄园的自制带树皮的木像框里的丹巴风光片相互点缀又自成方圆。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丹巴的生活岁月里,也有远方的亲人、朋友们来问寒问暖过,我们当时的那种激动、兴奋的快感,是从未体会过的。说真的我们也很想念亲人、朋友、故乡,可是这种想念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享受,特过瘾。
这种轻松简单的山居生活我们已经生活了两年多了,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大有扎根山村一辈子的动机,谁知道呢。

(二十)
继《西部旅游》2004年第九期,全文刊登了我的2002年丹巴札记——“寻找梦中的童话”之后,《户外探险》杂志在2004年即将结束的12月,把我们这帮丹巴呆驴在丹巴的生活和丹巴的美丽,以“发现丹巴”的题目隆重推出。它是这样开始的:“如果,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使你感到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你感到人生从此将更加精彩,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几个原本不相识的驴友在路上认识,他们来到丹巴美丽的乡村,便停下了流浪的脚步,只想在这里静静的发呆,因为太喜欢。但是故事,并没有因此结束……。”这篇文章用了八个页码、十二张图片刊出的,目录上还用了一张图片做了重点推荐,我们驴头儿也光荣的登上了“户外”特约作者的介绍版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在这个不那么顺利的2004年,“户外探险”让我们这几头丹巴呆驴,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尾,预示着来年的好运。在此我代表全体丹巴驴感谢你们,向“户外探险”和“西部旅游”致敬。
顺便提一下,也算是再一次吹捧一下自己,反正自吹自擂已是群驴儿们的特长了。不过这绝对是事实,即在2004年最新版的“人文旅游”休闲读本,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情调客栈》一书中,推出的52家别具特色的情调客栈,丹巴庄园—寻梦人的天堂国度,光荣上榜。就在驴嘴笑得还没合上,21cn.com网站上又把“丹巴庄园”评为全国最享盛名的十家客栈之一。2004年12月20日我们的驴头儿又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华民族”拦目中的“寨子”节目。

(二十一)
已是2004年的岁末,昨天是圣诞节,接到几个朋友们发来的祝贺圣诞的短信和电话,可是丹巴没有圣诞节一说。看到那些短信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发现圣诞节已不属于我,山居岁月已经使我们离城市很遥远了,我甚至觉得自己不在地球上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丹巴庄园的岁末仍是一片秋色。树上挂着金黄的秋,地上铺满了秋的金黄。每天沉浸在这种秋的氛围中,沐浴在丹巴庄园的灿烂阳光下,悠闲的喝着茶、看着书、打着瞌睡。妈妈打电话来告诉我说北京下雪了,气温降到了零下10度左右,我简直无法想象,好象这是地球人的事,已经不是我的生活。丹巴的秋天特别漫长,四季中我也最喜欢秋天。我想可能只有在丹巴才能过上秋的圣诞、秋的新年。
祝愿:
丹巴庄园、丹巴呆驴、友多,在新的一年里
一切顺利!
展翅腾飞!
扎西德勒!


2004年12月29日
于丹巴庄园呆驴巢完稿
发表于 2005-1-28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书架的确很漂亮,让我看得眼前一亮,很想也拥有一个,但是在都市里到哪找那么好的原材料做呀?
发表于 2005-2-9 22: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多你好。我能提醒你一下吗。你说的那种太阳花,好象叫秋樱。没有印证过。不知对不对。
一般都在原野里一开一大片。五颜六色,班驳陆离。象一幅大自然描绘的印象派的油画。
发表于 2005-2-10 17: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引用由tiger发表的内容:

友多你好。我能提醒你一下吗。你说的那种太阳花,好象叫秋樱。没有印证过。不知对不对。
一般都在原野里一开一大片。五颜六色,班驳陆离。象一幅大自然描绘的印象派的油画。


谢谢你的提示,我们会再确认一下。
发表于 2005-3-10 2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告诉你们吧,粉红色的是波斯菊、黄色的是万寿菊。
发表于 2004-12-29 20: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来,看到《爱上如诗如画的他乡丹巴随笔2004》的题目,吓了一大跳——昨天2004-12-28 17:24:01我刚刚写道:“转眼一年又将过去,丹大的2004年一定更加精彩,期待着殷洁的2004年的丹巴随笔:)”——哪知道人家随笔早出来了,你没看到还瞎说……

连忙对比了一下发帖时间——呵呵,这随笔2004年第一帖是2004-12-28 17:35发的,嘻嘻,虽然人家早就写了,我上面的话还不算太离谱,呵呵……

打开帖子从1至4细读一遍,仍然是从容恬淡的风格,仍然是童趣横生的幽默,充满着对丹巴庄园和对庄园生活的热爱……

随笔还没有完,继续期待:)
发表于 2004-12-30 14: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爱上了丹巴。有机会一定去!
发表于 2004-12-30 14: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幸福的人!
发表于 2004-12-30 15: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网上寻找丹巴,即而爱上了这个坛子,总是在想象你们那里的生活,好象在世界的另一边那么遥远。
在成都生活了10年,居然在离开以后才知道几百里外就有这样一片土地,71块我就可以到达那里,原来我曾经离你们那么触手可及,却错过了,遗憾。
发表于 2004-12-30 15: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文笔!丹巴有幸,遇上你们这群呆驴!因为我来过丹巴,就住在楼主的酒店.那个乒乓桌边上的房间.对文中所写有着亲切的记忆,在酒店的河边,我有过一个空闲的早晨,在那个木凳上坐了一个多钟头,在大渡河的涛声中给远在家乡的朋友发了几十条短信!当然也少不了对丹巴对大渡河的赞美,引来朋友们不无嫉妒的回信!哦,真是美好的回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友多网

GMT+8, 2024-4-19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